Mirek 70th (2.8MHz DSD)
艺术家名:Miroslav Kejmar | Aleš Bárta
小号:小号是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首次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的古埃及人和日尔曼部落的图画中被提及。这把史前的小号号长56厘米,它的一端有个圆锥形的管子,直径长约10厘米,将其扩展开有26厘米。这把小号设计简单,其造型长久不变。直到18世纪中期,键阀被作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号的历史上,它通常被军事部门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哑和粗暴来描述古罗马军用小号的声音。当时只有罗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师才允许吹奏小号。圣经的译本中曾提到过这种乐器,将它与天使的声音联系到一起。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号。撒拉逊人的西班牙入侵带来了许多这样的乐器。像基督教使用的乐器,专门用来使敌人受到惊恐的乐器。文艺复兴带来了小号的进步,如提高了它们在皇家宫廷的地位。这种乐器更多的被用来作为“音乐的”演奏,而不再是单纯的用来发信号了。传统的小号音乐传达的是节庆或战争的情感,诸如在巴赫和亨德尔这样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采用。古典作曲家海顿的的作品中也特别用到了小号,他的降E调小号协奏曲一直是器乐曲中的经典。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岁月中小号经历了众多的变革,显然已是所有时期最重要的乐器。它已成为少数经过时代检验的乐器之一,并正随着新的音乐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断变革。
管风琴: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至2019年),且从未中断过。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是一般的脚踏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管风琴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既有独奏形式,也有与弦乐、木管、铜管等其他乐器或声乐合奏的室内乐。它们在历史发展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管风琴作品数量之多,在键盘乐器中仅次于钢琴。——而这,也是建立在“巴赫年代之前的作品统统已失传”的基础上而言的。
歌谱 列表:
1 Auf, auf! mein Herz, mit Freuden BWV.441
2 Air for Trumpet
3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1 Adagio
4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2 Allegro
5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3 Grave Clarino tacet
6 Trumpet Concerto in D major 4 Allegro
7 Sonata in G minor 1 Andante
8 Sonata in G minor 2 Allegro
9 Sonata in G minor 3 Andante
10 Sonata in G minor 4 Vivace
11 Sonate in G major for Trumpet and Organ 1 Allemanda
12 Sonate in G major for Trumpet and Organ 2 Largo
13 Sonate in G major for Trumpet and Organ 3 Giga
14 Aria
15 Ombra mai fu
16 Siciliano
17 Ora Pro Nobis Aus KV 108 (74d)
18 Trumpet Concerto in B-flat major 1 Allegro – Andante
19 Trumpet Concerto in B-flat major 2 Allegro
20 Trumpet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1 Allegro
21 Trumpet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2 Largo
22 Trumpet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3 Vivace
23 Ave Maria
作曲家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德国作曲家﹑风琴家。处在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2月23日-1759年4月14日),男,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生于德国哈勒(Halle, S),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于1703年迁居汉堡,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6年后,在汉堡威尔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 [1] 。代表作有《阿尔米拉》、《哈利路亚》等。
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意大利语: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年1月4日-1736年3月17日)意大利作曲家。15岁即在洛雷托圣元音乐院任教,22岁时为那不勒斯大地震而作弥撒曲,大获成功。代表作《女仆作夫人》(1733年)。26岁时去世。他是意大利喜剧歌剧的先驱,并对欧洲喜剧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文森佐·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在贝利尼的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忧郁。贝利尼的作品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美妙的旋律;其二是高难度的美声唱段,这两者的完美融合便是他歌剧的魅力所在。他歌剧中的许多咏叹调,至今仍被奉为“美声唱法”的经典教材。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